GJBZ 99-1997 系统安全工程手册

ID

194FC3A966B94076B47DB6ED43850FFA

文件大小(MB)

13.92

页数:

3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0114 GJB/Z 99-97,系统安全工程手册,Engineering handbook for system safety,1997-11-05 发布1998-05-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前 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GJB 90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的支持标准,为在我国军用系统,研制中贯彻和实施GJB 900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分析、安全性设计和,验证的程序和方法,以促进我国军用系统安全性水平的提高,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以1990年发布的美军手册MIL-HDBK-764《陆军装备系统安全工,程设计指南》作为参照标准,在分析、消化该手册和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国情需要,对手册的结构及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补充了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性设,计准则、软件安全性、安全性验证、安全性定量要求、区域安全性分析、冗余及降额等设计方法,以及大量的应用示例,使其内容更丰富、技术更先进、结构更合理、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与国外标准接轨,并吸取国内专家的意见,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GJB,900中某些术语和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例如,把“系统安全性(system safety)”改为,“系统安全”、“系统安全性设计”改为“安全性设计”、“软件系统安全性”改为“软件安全性”等;,把“安全性培训I”改为“系统安全培训”,并纳入系统安全管理的内容中;补充了“安全”、“系统安,全”等术语定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同时采用了安全、系统安全和安全性术语,安全是人的各种活动和产品的研制、使用和保障过程的首要要求,即要求安全第一。它通,常表示不发生各种事故的状态,安全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它与可靠性和维修性一样是可通过设计赋予的,是各种军用系,统必须满足的首要设计要求。它表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可接受的风险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系统安全是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新思路,它改变了系统研制中通过“试验-改进-,试验的“试错”法获得可接受的安全性水平的传统观念,要求在系统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应识别、,分析和控制危险,强调在系统设计阶段应把要求的安全性设计到系统中,以保证系统在以后的,试验、制造、使用和保障以及退役处置中都是安全的。作为一门学科,系统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两个分支,前者为识别和排除危险或降低有关风险提供各种工程原理、准,则和技术;后者为确定系统安全工作要求,保证各系统安全工作项目和活动的计划、实施和完,成与整个工程项目要求相协调提供各种管理程序和方法,目 次,1范围.(1),1.1 主题内容 (1),1.2 适用范围 (1),2引用文件.. (1),3定义 (1),3.1 术语. (1),3.2 缩写词.. (2),4 一般要求.. (4),4.1 系统安全工作的目标 .. (4),4.2 安全性设计的一般要求(5),4.3 安全性评价准则 (5),4.4 采取安全措施的优先顺序.(6),4.5 系统安全过程 (7),4.6 风险评价 (8),4.7 系统安全与其他专业的关系. (9),5系统安全管理. (12),5.1 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 (12),5.2 系统安全的主要管理工作 (16),5.3 系统安全培训. (21),5.4 系统安全管理组织. (22),5.5 试验中的安全考虑. (22),6系统安全分析. (23),6.1 概述. (23),6.1.1 分析目的. (23),6.1.2 分析类型. (24),6.1.3 分析时机. (24),6.1.4 分析方法 (25),6.1.5 分析方法的选择及比较.(26),6.2 分析的实施 (26),6.2.1 初步危险表.. (26),6.2.2 初步危险分析 (29),6.2.3 分系统危险分析. (37),1,6.2.4 系统危险分析 (39),6.2.5 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 (47),6.2.6 职业健康危险分析.. (52),6.2.7 系统安全分析示例.. (58),6.3 常用分析方法. (69),6.3.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69),6.3.2 故障危险分析.. (71),6.3.3 故障树分析.. (82),6.3.4 潜在通路分析. (83),6.3.5 区域安全性分析. (89),7安全性设计. (1。2),7.1 概述.. (102),7.2 设计思路和方法. (102),7.2.1 控制能量.. (102),7.2.2 消除和控制危险 .. (103),7.2.3 隔离 (104),7.2.4 闭锁、锁定和联锁.. (104),7.2.5 概率设计和损伤容限 (106),7.2.6 降额 (110),7.2.7 冗余 (U1),7.2.8 状态监控 .. (119),7.2.9 故障—安全 (123),7.2.10 告警. (125),7.2.11 标志. (127),7.2.12 损伤抑制(129),7.2.13 逃逸、救生和营救 (130),7.2.14 薄弱环节.. (132),7.3 设计准则 . (133),7.3.1 通用准则 .. (133),7.3.2 电气与电子设计 .. (133),7.3.3 机械设计.. (140),7.3.4 热设计 . (143),7.3.5 耐压力设计 (144),7.3.6 减振设计 .. (146),7.3.7 抗加速度和冲击设计 (146),7.3.8 防噪声设计 (147),7.3.9 防辐射设计 (147),……

……